7月12日,北京大學在其官網發(fā)布了《關于假冒北京大學名義開展教育培訓宣傳的網站公示》,公布了124家虛假網站的地址和名稱。北大表示,這些網站未獲得使用“北京大學”名義開展招生宣傳的授權,其主辦者也與北京大學無任何合作關系。 “北京大學總裁培訓網”、“北京大學高管培訓中心”、“北京大學EMBA總裁班”……記者發(fā)現,這100多家網站中,其網站名稱全部有“北京大學”或“北大”字樣,網址中也大多含有北京大學的英文縮寫“pku”;此外,從網站名稱就可以明顯看出,這些網站主要的培訓對象為高管、總裁、政府干部等群體。 記者隨機選取了10家網站點擊進入,其中有5家可以正常打開,剩下4家網頁無法打開,還有1家打開之后是一家電游網站,里面并沒有教育培訓相關內容。 這些“山寨”教育培訓網站的課程學制基本為一年時間,費用大多在4萬-9萬之間。里面還附招生簡章,并注明“所有費用統(tǒng)一匯款到北京大學賬戶”,看起來十分“正規(guī)”。 對此,北京大學表示,北京大學所開辦的非學歷繼續(xù)教育培訓,通過北京大學繼續(xù)教育部網站和校內各辦學院系網站對外發(fā)布,而公布的這100多家網站均未獲得使用“北京大學”名義開展招生宣傳的授權。 除了北大,清華大學、上海財經大學等多所高校近年也曾發(fā)布類似公示。 2014年,清華大學對假冒清華大學名義的教育培訓網站進行了公示。2013年,上海財經大學繼續(xù)教育學院發(fā)布聲明稱,有部分社會培訓機構假冒“上海財經大學”或“上海財經大學繼續(xù)教育學院”名義進行自考助學宣傳或開設培訓班,提示各位學員注意查看培訓機構資質,從正規(guī)途徑了解相關信息,謹防上當受騙。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,被“山寨”教育培訓機構盯上的學校一般名氣都比較大,社會較為公認,用這些學校的名義為自己謀取的利益更多。 對于這些虛假網站應如何處理?儲朝暉稱,北大本身沒有執(zhí)法權,能夠做的就是確認是否為自己授權的網站,及時公布信息,讓社會了解,如果做到位,很大程度上可以減少學員上當受騙的風險。 |
|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臨汾金融網
( 晉ICP備15007433號 )
Powered by Discuz! X3.2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